好氣氛、好心情、好印象
孩子會將相關的事物與食物本身連結,包括當時的氣氛、心情、環境。若用餐時因為孩子掉飯粒,或「堅持」一定要孩子吃「完」某種營養食物,不僅使親子間氣氛不佳,也造成孩子對食物的負面印象。
接觸食物、認識食物、接受食物
讓孩子觀察同儕、長輩、家人,模仿學習良好的飲食習慣;帶孩子玩玩食物的顏色、形狀、味道、觸感;說說食物成長和「營養小子」在身體裡工作的故事;或請孩子參與採買、洗菜、烹調工作,都可以增加孩子對食物的熟悉度,隨時為均衡、多樣化的飲食行為做準備。
常常吃、習慣吃、喜歡吃
孩子常吃喜歡吃的食物,別讓習慣成為選擇食物的障礙。透過每天的正餐和點心,為孩子與健康的食物之間,搭起友誼的橋樑吧!
金健康餐點的原則
1.全天飲食要包含六大類食物,份量比例應符合「均衡飲食金字塔」建議,要多樣選擇食物,最好除了調味料外,應達到22種以上。
2.以五穀根莖類為主食,多提供富含維生素B群、礦物質和纖維質的全穀類(五穀雜糧飯、糙米飯、胚芽飯等)。
3.每天要有2份奶類食物,以100%的鮮乳、保久乳為主。
4.每日2份水果及2份蔬菜,其中最好包含一份柑橘類水果、一份深綠色或深黃色蔬菜。
5.點心至少包含三大類食物,不要同時採用高油、糖、鹽的食材(如:沙其瑪、甜甜圈、奶茶等)。
6.提供天然的食物、選擇清淡的烹調方式,燴、炒飯麵也容易吃下較多的油和鹽。
7.吃飯配菜、咀嚼食物好滋味,促進咀嚼能力與牙齒生長,避免菜湯拌飯造成消化不良,也容易吃下過多食物,造成肥胖。
8.不提供含咖啡因的食品(奶茶、咖啡、茶凍、咖啡凍、各式加味茶等),避免過於刺激或興奮。
9.以白開水作為水分主要補充來源,健康零負擔。
10.健康吃,快樂動:足夠的活動可以增加孩子的活力、有助發育、消耗多餘熱量,也才能有好食慾吃下需要的營養。
學齡前兒童每日飲食指南
食物/年齡 | 1-3歲 | 4-6歲 | |
奶(牛奶) | 2杯 | 2杯 | |
蛋 | 1個 | 1個 | |
豆類(豆腐) | 1/3 塊 | 1/2 塊 | |
魚 | 1/3 兩 | 1/2 兩 | |
肉 | 1/3 兩 | 1/2 兩 | |
五穀(米飯) | 1 - 1.5 碗 | 1.5 - 2 碗 | |
油脂 | 1湯匙 | 1.5湯匙 | |
蔬菜 | 深綠色或深黃紅色 | 1兩 | 1.5兩 |
其他 | 1兩 | 1.5兩 | |
水果 | 1/3 - 1 個 | 1/2 - 1 個 |
本文由 董氏基金會 提供 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