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7月22日 星期三

靜脈曲張 拖久成潰瘍!

靜脈曲張 拖久成潰瘍!

自行擦藥延誤病情,及早接受治療才不會反覆發作

喜姨(化名)開了三十幾年的藥局,對於藥物醫材暸若指掌,十個月前在上班中因取貨不小心撞到小腿腳踝,馬上鮮血狂噴,喜姨立刻自己加壓止血、自行包紮,想說包一包,應該就沒事吧!



想不到,一包就是十個月,喜姨傷口越包越大,漸漸還發出惡臭,消炎藥、抗生素都用上了,還不見好轉,這下她開始著急了,兒女立刻帶她請專家醫治。



喜姨主要的問題是靜脈潰瘍,也就是靜脈曲張最嚴重的狀況,已經到靜脈曲張第五期,這樣的患者往往害怕接受治療,一再拖延。喜姨知道自己靜脈曲張的嚴重,但她認為,傳統治療傷口大、疼痛、又要全身或半身麻醉,必須住院,回復又慢,常有後遺症,因此她望之卻步,數度提起勇氣又打消念頭。



因此,多年來喜姨戰戰兢兢穿彈性襪,希望能控制靜脈曲張惡化,但卻錯穿非醫療性彈性襪,因此病況越發嚴重,直至潰瘍破洞,又因為害怕想自行處理,這樣的心態一拖就是十個月。



靜脈潰瘍就是最嚴重的靜脈曲張,因為下腔靜脈瓣膜逆漏、破損、靜脈血管浮凸變形,有的整腿爬滿蚯蚓狀甚至蜘蛛絲狀的靜脈曲張,病人往往嚴重至靜脈皮膚炎,皮膚會有癢、落屑、皮膚變色等情形。



血管潰瘍的病人,大多都是多年靜脈曲張的老病號,長期靜脈高壓使血管膨大變形,血液淤積在下肢靜脈,使血管膨脹浮凸,時日一久,血管就如同不會流動的水溝,血管如同下水道系統,經年血管壁收不到應得的養分,因此血管狀況差,就像泡在醬缸裡的醬菜。



靜脈潰瘍由內往外,並非表皮皮膚破損這麼單純,由於內部血管及週遭組織缺乏養分供給,內部都糊糊爛爛成一團,靜脈潰瘍由內往外爛出來的。



長時間血液回流不良,彎曲漲大的血管加上淤積血液變成細菌溫床,臨床有時在同一個潰瘍傷口培養出一種甚至三種細菌,此時若是隨便買成藥自行包紮,怎麼可能會好?這也是潰瘍患者常常反覆發作的原因。



此時須至醫療院所由醫護人員換藥及清瘡,傷口須保持乾淨及乾燥,並針對傷口感染的細菌進行抗生素投藥殺菌。



靜脈潰瘍可利用顯微雷射手術,傷口小、局部麻醉,身體負擔最小,將潰瘍處徹底清瘡,並進一步找出感染傷口細菌,針對細菌種類進行殺菌,並進一步供給肌肉皮膚生長所需養分。



喜姨經過雷射顯微手術後,傷口癒合並呈現粉紅色。靜脈曲張千萬不要拖延,早日發現早日治療,千萬不要拖到潰瘍,一旦發現潰瘍情形,千萬別自行擦藥延誤病情,建議及早接受專業治療。





※靜脈曲張分期與治療:



第一期

症狀:膝後或大腿有血管變粗浮現,腿部有疲倦感,易酸、痛。

治療:穿醫療用彈性襪、雷射。



第二期

症狀:血管變形範圍擴大,脹、硬、酸、麻、腫、痛等症狀出現。

治療:雷射顯微治療。



第三期

症狀:靜脈血管浮出且彎曲,有蘿蔔腿

治療:雷射顯微治療。



第四期

症狀:鬱血性皮膚炎,皮膚變色、會癢、紅腫,一碰就破皮。

治療:雷射顯微治療。



第五期

症狀:慢性潰瘍,皮膚破洞難以癒合。

治療:雷射顯微治療、抗生素治療、人工皮。





李相台醫師小檔案

現任:

‧李相台診所院長

‧KingNet國家網路醫院駐站醫師

學歷:

‧美國康乃爾大學紐約美容中心研究

‧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靜脈疾病中心研究

‧中山醫學院醫學系畢業

經歷:

‧現任李相台診所院長

‧前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周邊血管研究中心主任、靜脈曲張特診主持醫生

‧前台大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生

‧前省立新竹醫院、竹北東元醫院靜脈曲張特診主持醫生

‧美國康乃爾大學紐約美容中心研究員

‧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靜脈疾病中心研究員

專長:血管及皮膚美容



網址:李相台醫師的個人專區



本文作者【李相台診所院長 李相台醫師】

本文由【KingNet國家網路醫院】提供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